【明報2014年3月4日】懸紅期10年表決心 無人領取將作新聞自由基金
《明報》前總編輯、世華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上周三遇襲,警方仍在追緝兇徒,由明報及各界捐出作懸紅的捐款,至今已逾326萬元。明報編務總監兼總編輯張健波昨表示,由明報撥出的100萬元懸紅,有效期達10年,以示緝兇決心,若10年後仍未破案或無人認領,將用以成立「明報新聞自由基金」;劉進圖的港大法律系舊同學籌得70萬元懸紅,則暫定有效期1年。另外,劉進圖仍在東區醫院私家病房留醫,情穩定。
《明報》前總編輯劉進圖遇襲案,警方在三月十二日宣佈共有九名疑犯落網,令人鼓舞。雖然案件的偵查以及劉先生的康復,同樣需時,但有一實際問題卻必須盡快解決:劉先生現時的醫療開支。
石亭替劉進圖擔心,原因是近日的籌款活動,只為懸紅緝兇,而日後的籌款又只會用作社會公益,大家似乎忘記了醫院賬單,僅有蘋果日報在三月十二日提及「醫療康服費用將另作處理」。劉進圖受襲後入院已近三星期,由深切治療病房轉到私家病房,費用不菲。私家病房每天收費 3,740 元至 5,610 元,單是住院開支已近十萬,還未包括其他括醫生診金、藥費、檢查及治療的費用,對於並非大富大貴的劉先生,這恐怕是個沉重的負擔。
劉進圖最快本月底就可以出院,屆時理應結賬。就算劉先生有保險,大概只能略為幫補,若要動用懸紅捐款,又需要事先徵詢捐款者是否同意改變用途,過程需時,實在令人頭痛。
本來,既然明報認為襲擊事件與新聞工作有關,那麼明報集團對於承擔劉先生的醫療開支,實在責無旁貸。可是到現在為止,明報一直遲遲未有向公眾交代會否承擔費用,不免令人憂慮。劉進圖遇襲時並非正在工作,假如明報以事件並非工傷為由拒絕協助,法理上完全說得通。但明報若如此絕情,卻又與「襲擊事件與新聞工作有關」的定性發生矛盾,套用明報的社評,這會「使公眾對劉案的認知產生混亂」。
有人說,劉進圖大可以要求醫管局豁免費用,但我認為道理上說不過去。就算他本人認為襲擊事件與新聞工作有關,然而新聞工作並非公務,無論新聞工作有多麼高尚,納稅人也沒理由為他付費。更何況劉先生選擇轉到私家病房,而非便宜得多的普通病房 (每天只是百多元),有良知的人都不會要求市民為自己埋單。
拖欠醫療費用就更不可取。醫管局剛剛在一月份公布 12/13年度被拖欠 4,900萬,約56%涉及非本港居民。假若劉先生拖欠醫療費用,將會對本港社會和非本地居民樹立一個很壞的榜樣。醫管局不追收欠款的話,更是對其他市民造成不公。
說到底,希望明報和劉進圖可以交代一下,有需要的話,公眾還有時間在劉先生出院前籌措醫療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